+ 教研文章
让阅读为你插上翅膀 用书香助你滋养灵魂 ——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的思考—— 刘影 发布时间:

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的迅速迭代总是让我们应接不暇,一项新产品还没有来得及摸透性能,而研发方已经确定下一个功课的方向,着手攻克之。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甚至一度陷入迷茫:既然无法追赶,是不是就坐享其成好了,甚或叫做“坐以待毙”?安心做那个“治于人”的人?可冷静下来,终究明白: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1 那么,身处风暴中心的我们,唯有成为“劳心者”才能“治人”。2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统筹规划,整体布局,才有立于潮头引领大众的可能。而能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可靠的人就是你自己。

2019,我们迎来了“千呼万唤始出来”3的新课改的新教材。不管你是抗拒,还是期待,她就在那里;不管你是改还是不改,她就在那里。变或不变,可能对于新教师没有那么纠结,因为没有对比;可对于“老教师”,却绝对是考验。如果你的“老”不只是经验的累积,还伴着成见的固守以及驾轻就熟的几分得意,那么你已经落后在了起点上;如果你的“老”是岁月赋予你的另一种达观和迅速看穿时局的睿智,那么她会成为你这一轮学习的助力,让你再次拥有蜕变的可能。很庆幸的是,我不仅站在了起点上,还看到了更多可能和希望。

改革之痛总会第一时间动了享受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而遮蔽理性思考的头脑,蒙蔽发现的双眼。大脑的“省力”原则也会培养我们的惰性思维,一次次帮我们做出所谓“趋利避害”的选择,亦即绕开思考而惯性化常态化利用已有的“经验”。拿到教材需要通读吗?读得早了会忘记,教一篇看一篇印象更深刻;遇到以前教过的老文章需要重新研究教法吗?经典几十年都没变,再研究也没有什么新花样,当然毋庸置疑;单元提示、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各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这些和传统意义上的“课后习题”有怎样的区别呢?这是编者的意图,我们即便揣度好,可是我们的学生也落实不好;一课一文和一课多文究竟该怎么变换教法?群文教学又是否真的不具备可操作性呢?“面面俱到”的结果明明就是“面面不到”,可我们为什么还不敢舍弃呢?在这个信息庞杂的时代里,搜罗信息和甄选信息哪个更重要?整本书阅读从社会学专著开始,平日里连小说都不爱读的他们肯定读不懂啊,实在不行只能放弃……可是以上种种,不就是“乡土中国”时期留下来的我们最“乡土”的应对变化的思维方式吗?不就是我们抗拒新变革而为自己找寻到的懒惰的借口吗?这不恰恰说明新教材再也不能单一的背背抄抄就可以了吗?不带着脑子的一味的“听课”,只能教会一批会点记忆性知识的学生;没有个人参与的批判性思维的加入,无法形成个性化的认知,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又能回答上哪一道考题呢?(莫说人生大考题,只论眼下小试卷。)人工智能能在你睡觉的几个小时超越该领域里最顶尖的知识储备精英,没有独特性的你终究会被机器所取代。

以往我们常常说乡下人“土”,费老却给了这“土”以那么朴实厚重的基石,这“土” 是农业文明给我们的难得的安全感和智慧,是我们赖以成长的根基;身为城里人的我们常常笑话乡下人的“愚”,可是你的孩子不会爬树认不出香菜和芹菜捉不住蚂蚱时,乡下人却跟你说你的孩子是学习的料,我们却对听到汽车鸣笛来不及躲闪而惊慌失措的乡下孩子心里鄙视“土老帽”······究竟哪个人更大度更包容呢?费老看到了乡土时期的中国属于“差序格局”,而那个时期的西方属于“团体格局”,那他注意到了西方先于我们那么多年开始工业革命,早就过了任人唯亲的那个时期了吗?或者,身为师者的我们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不指明这一点,会不会造成新一轮的“西方优秀论”的论调呢?会不会让00 后们觉得我们的文化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呢?在《男女有别》里,费老让我弄清楚了男女分工不同所造成的交流障碍,男人间的沟通在外面与同性间结束,于是“桃园三结义”之类的事情让我们心生向往;女人间的交流在闺阁进行,“义结金兰”的闺蜜情深代替了家庭成员间本该有的情感渗透。那么,这是不是遗留下来的造成中国人不屑于经营家庭的观念上的“陋习”呢?参透了为什么《名实分离》,也就明白了虚伪因何产生,就能进一步找到真实的路径,而那里有对人性的洞悉,有创造的源动力。读懂了《长老统治》,会对“家长制”有新的认识,甚至对年轻人多了几分理解:曾经的时代变化很慢,长者以他的经验足以指导后代做事,可如今的时代变化如此迅速,再拿老一套来指导岂不贻笑大方吗?与此同时,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与承诺》很好地为我答疑解惑:前喻文化时期,前辈们学富五车;并喻文化时期,同辈们亲密无间;后喻文化时期,晚辈们前途未卜。4那么与之相应的我们,在这个知识共享的时代,只有及时做出调整,才能让自己以谦虚的心态向晚生们学习,学习他们快捷的学习途径,开放兼容的接纳心态,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对人性的洞悉,在职场的勇敢进攻,对原则的遵守与捍卫。这些无一不是他们的可贵,而恰恰是我们的缺失。 认识不到这一点,只能躺在自筑的安乐窝里安享“老态”,年轻人也只能送我们以我们想听的安慰之语,而我们却浑然不知甚至忘乎所以。正如管洛克所言:想想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得不好,你要想为什么你会觉得不好;他说得好,你更要想,是他真的说得好,还是只是说出你想听的话。5而这一切弯路,我都或多或少走过,我不想再深陷其中,而帮我走出的是阅读。读文,更读人。

多样化阅读打开了不一样的世界,局限于自己先前偏好的领域里,只能打造越来越深的“信息茧房”。我们都不会主动选择作茧自缚,可在面对变化时却又一度这样去做。只有阅读才能助你做个有觉知的人,有觉知才能有改变,才能欣喜地接受一切新领域里的新事物,才能开放地面对新开始。

新教材的编者们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些,在知识框架里注入了这些鲜活的东西。如果仍然用僵化之眼去看,是无法识别出来的。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告诉你在接受别人的观点时要审慎,更是你在面对自己秉持了多年的观点与新观点冲突时,能不在第一时间本能地质疑它的不合理性,而是“愿闻其详”地倾听并思考进而去考证甚至接受,哪怕那撼动了你坚持多年的体系,哪怕证明错的一直是你。而当你看到陈旧的自我碎裂的声音时,一个新我也站立起来了,即便她还摇摇欲坠,即便她还如出生婴儿般稚嫩,但正因为这样,人生才充满了无限可能,我们才有可能成为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而今,学生在有形课堂里,但事实上,我们早该把它延伸到无形课堂去。且,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苏格拉底说:“我之所以比别人聪明,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6让我们怀着一份谦卑之心,站在浩瀚的星空下,把心中那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唤醒,去寻求更高层次的快乐,做自己人生的规划师,做自己灵魂的雕塑者。

                               

注:1. 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引自罗杰斯《哲学史教程》。

2.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

3.“千呼万唤始出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出自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与承诺》。

5.语见管洛克微博。

6.语见柏拉图《理想国》。